圣地铸灵魂 校史育精神
——延安大学实施校史文化建设工程
已有80年辉煌历史的延安大学,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是一所具有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的学校。它是由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决定,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根据地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创建者与实践者,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大学精神的集大成者,典型地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教育的成就与经验。同时,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理念、体制和机制基础,影响了新中国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学校实施校史文化建设工程,就是利用这一宝贵而独特的历史资源,铸就校史文化,传承优良传统,培养大学精神,凝聚师生力量,塑造师生品格,锻铸师生灵魂,增强师生的自豪感、自信心和使命感,成为建设高水平大学,续写延大光荣历史的生力军。
一、工作目标和思路
1.实施校史文化建设工程,继承弘扬延安精神。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是延安大学的立校之本。延安大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建国初期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延安精神教育的生动鲜活教材。挖掘整理校史,可以使师生对延安精神形成鲜活的认知,进而转化为内在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动力。
2.实施校史文化建设工程,传承培养大学精神。延安大学的历史,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的大学精神,并深刻影响了新中国大学精神的培育。因此延安大学的校史,积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学文化的精神内容、物化样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实施校史文化建设工程,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自身文化的核心层次、发展根基,不断在新的历史条件继承和弘扬大学精神的红色基因,传承培养新时期的大学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3.实施校史文化建设工程,增强学校文化软实力。延安大学校史,是与党、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育人史。校史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是师生成长成才的精神源泉,学校发展壮大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本身以及蕴含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延安精神、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实施校史文化建设工程,着力挖掘校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延安精神的培育与践行更加生动具体。
二、实践方法与过程
1.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将校史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
为了强化校史文化建设工程,2006年,校党委专门成立了正处级建制的“延安大学校史编撰与校史馆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委员会正副主任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兼任,办公室主任由校史研究专家担任,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2013年机构改革,将档案馆、校史办、高教研究所合署办公,并确定了以档案工作支撑校史与高教研究,以校史与高教研究促进档案工作,形成三者有机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和整个工作体系中以校史工作为中心、为总纲,纲举而目张的总体工作思路,从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和工作指导方针上保障了校史文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2.搜集整理校史资料,深化校史研究。
延安大学的历史,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作为党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校史资料也是我党党史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大学又是由延安时期著名的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干校、鲁迅艺朮文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延安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行政学院等八大院校合并而成,校史资料非常丰富,极具特色,档案资料大多数存于中央档案馆,少部分存于陕西省档案馆,属国家重要档案资料。 学校从1964年就开始收集整理老延大校史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校史编研规划,开展扎实的史料征集和研究整理。经过近50余年探索,形成了以《延安大学史》(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审定,人民出版社出版)《延安大学大事记》《延写大学年鉴》等为代表的“正史”视角校史,以《杨家岭下沐春风》等为代表的“叙事史”视角校史,和以《图说延大----延安大学简史》等为代表的“文化”视角校史,立体式阐发校史,解读文化渊源。目前《延安大学史料》一、二辑已经编撰完成。同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高等教育》发表了大量有关校史研究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开发校史资源,形成校史文化氛围。
校史资源是延安大学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学校的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因此学校对校史资源的开发极为重视,精心建设了《延安大学校史陈列馆》,每年参观人数在70000人左右,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其参观量在全国高校校史馆中是最多的 ,观众范围之广、层次之高也是全国高校校史馆中少有的。同时,还建设了《鲁迅艺术文学院院史展》,其资料之全,内容之丰富,目前也属全国之最。另外,以毛泽东为陕北公学题词为主题,在校园建设了1000多平米的“先锋广场”,两边建有校友院士墙和八大前身院校纪念碑。学校的主要教学实验楼,均以著名老校友的名字命名,并建有人物浮雕及简介。如“玉章楼”(吴玉章)、“特立楼”(徐特立)、“周杨楼”、“敷仁楼”(李敷仁)、“如心楼”(张如心)、“思奇楼”(艾思奇)、“其芳楼”(何其芳)、“星海楼”(冼星海)等等。使师生员工处处都能感受到校史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优秀校史文化的浸润和感知,这些已成为师生知校、爱校、荣校的重要课堂和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为了强化在校学生对校史的深入了解,更切身地感知校史文化,学校专门组织了由30多位在校学生组成的“学生校史讲解服务团”,这个“学生校史讲解服务团”是由校史办直接管理的学生社团,不仅承担着繁重的校史馆参观接待和校史讲解任务,而且每年都要举办“学生校史讲解比赛”、“学生校史知识竞赛”等活动。目前“学生校史讲解服务团”已成为学校的名星学生社团,每年报名人数都突破七百人,差不多达到全部新生的三分之一,“学生校史讲解服务团”的成员选拔也成为对新生普及校史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与平台。
4.凝练大学理念,培育大学精神。
延安大学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养成学员的伟大品格”作为办学的重要理念。首任校长吴玉章明确提出:延大的教育目的“不但在专门技术和知识的获得,且更应注意养成学员的伟大品格”。“延大不应当只是学科学的学校,而应当是学做人的学校”。所以“德育为先”是学校的首要办学理念,而学校的另一个重要办学理念就是“学以致用”。所以学校的校训“立身为公,学以致用”就是从校史中凝练提出的,直接继承了老延大的精神与理念。使校训始终承载着全体延大人追求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赤子情怀。
5.发掘先进人物,发挥榜样力量。
先进人物是一所大学的精神代表和价值榜样。老延大校友中担任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有30多位,担任过正省部级领导人的有300多位,两院院士和学部委员有20位,更有一大批斐声中外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和学者。他们闪耀着学校精神的光辉,铸就了学校精神的高度。学校除在校史馆设立精英厅,在先锋广场设立校友院士墙,在图书馆大厅设立杰出校友展示栏等,还专门投资建设了路遥文学馆,排演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平凡的世界》,将抽象的大学精神具象为鲜活的感人事迹,将被动教育转变为师生的自省、自知、自觉,在思想上认同,感情上共鸣,进而将大学精神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内涵和道德品格。
6.开展纪念活动,提高文化自信。
纪念活动是大学精神入脑入心的有效途径。学校以五十周年、六十周年、七十周年校庆为契机,全面回顾总结办学历史,凝练了大学精神,创作了校歌,完善了校史资源,凝聚了师生和校友,扩大了学校影响力。同时与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共同举办隆重的江隆基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校园里设立了江隆基纪念林,召开了纪念江隆基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举办了纪念江隆基诞辰110周年生平图片展,并向学生赠送了100套传纪文学《江隆基最后的十四年》。举办冼星海诞辰100周年大型音乐会,举行纪念毛泽东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等活动。其他老校长吴玉章、徐特立、周杨、李敷仁等诞辰日,学校都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加上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教学楼、实验楼,以及楼前的纪念浮雕和简介,使这些无产阶级的教育家与学校师生朝夕相伴,血肉相连,不断增强着传承大学精神的文化自信。
三、取得成效与经验
1.延安精神和延安大学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为科教兴国造就英才”是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为延安大学的题词,这既是对延大优良传统的高度概括,更是延大办学的指导思想。延安是延安精神教育的大课堂,延安大学校史是延安精神鲜活而生动的教材,校史文化建设工程的核心就是延安精神教育,它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给合,使全校师生的爱国主义和延安精神教育有血有肉,朴实具体,使延安精神真正深入师生的心灵。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相结合,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觉行为。广大教师扎根老区,担负起了发展陕北及陕甘宁革命老区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的重任。学生以“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和“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显著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特别是县及县下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每年7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在老区和基层工作。
2.延安大学精神和文化特色更加鲜明。
延安大学作为一所具有独特历史的大学,其历史所承载的精神文化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与文化血肉相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红色基因”。通过校史文化工程建设,使这种“红色基因”所铸就的大学精神和文化,特色异常鲜明。这种特色鲜明的大学精神和文化培育了延大人比较独特的品格,这就是政治坚定,对党忠诚,忠于人民,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具有奉献精神。这已成为学校大学文化建设传承学校历史、体现时代精神、彰显办学特色的主要着力点,使学校能够长期在艰苦的条件办学育人,发展科技文化事业,服务陕北及陕甘宁革命老区的精神支撑。
3.成为凝练中国当代大学精神的重要历史资源。
延安大学通过校史文化建设工程使延安大学的历史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教育部历届领导、全国大多数的高校领导及师生代表都参观过延安大学校史馆,都感受过延安大学的校史文化建设氛围,并对延安大学校史及延安大学精神给予高度评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委托课题“当代中国当代大学精神研究”课题组将延安大学历史及延安大学精神,列为当代中国当代大学精神研究的重要历史资源,并在延安大学召开“中国大学精神历史研究高层论坛”,同时将“延安大学精神研究”列入课题子项目。教育部社科司组织编写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案例教学”也将“延安大学的创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篇章”列入教学案例,向全国高校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