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路遥精神”与青春同行
——延安大学用“路遥精神”立德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在七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坚持用延安精神立德育人,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优秀人才,英年早逝的七六届毕业生、当代著名作家路遥,就是这些杰出校友中的典型代表。路遥的精神和《平凡的世界》、《人生》、《早晨从中午开始》、《作家的劳动》等作品,集中体现了向上、向善、向真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展现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传递了中国人的信仰和价值观,充满着激励当代青年前行的正能量。
近年来,延安大学利用作为路遥母校、地处路遥故乡的独特优势,充分挖掘路遥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研究、传承、弘扬和践行路遥精神,通过“打造载体、组建队伍、搭建平台、主题教育”等途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工作目标和思路
1.以习近平总书记和赵正永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家艺术家要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中共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清晰地把路遥的意义和精神概括为“身处劣境、挑战苦难、自强奋斗”和“把握时代、立于高端、感悟人生”。习近平总书记和赵正永书记的讲话,为延安大学多年开展的用路遥精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以激励青年学子不懈奋斗、努力成才为工作方向
路遥自小家境贫寒,没有任何可依赖的背景,但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在艰苦环境下不懈追求、顽强拼搏,最终体现了人生价值,实现了人生梦想。他的人生轨迹和身上具有的精神特质,激励着无数年轻人去改变命运、追寻梦想,在“平凡的世界”里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作为延安大学校友,他的成才道路和奋斗精神,对在校学子的励志作用无疑更为明显。
3.以弘扬路遥精神的基本内涵为工作出发点
路遥精神包括视文学为生命的献身和敬业精神,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人文情怀,扎根基层、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人生信念和意志品质,其内核是“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路遥精神所蕴含的正能量,与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与延安大学的办学指导思想,与延安大学“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精神,都是一脉相承的,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要求。路遥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实践方法与过程
1.打造载体,物化路遥精神,形成文化景观
路遥病逝后,延安大学怀着对路遥的巨大情感,坚持不懈地传承和弘扬路遥精神,整体性、全方位、全时段地用路遥精神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让路遥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面旗帜。1995年11月17日,在路遥逝世三周年之际,延安大学将路遥的骨灰从西安迁回延安,安葬在校园里的文汇山上,路遥墓从此成为延安重要的旅游景点,成为延安大学校园旅游文化的一部分。2006年4月6日,中国作协等单位与延安大学通力合作,在延安大学兰蕙园草坪和路遥墓前分别安放了一大一小两尊路遥花岗岩雕像,由此,路遥雕像与延安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的铜像等众多雕像、塑像一起,成为校园雕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夏天,延安大学路遥文学馆建成,成为对师生进行励志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学校史馆文化和校友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延安大学还将早年修建的六角会议厅改建为路遥学术报告厅,作为对外培训和开展路遥作品、路遥精神研讨的场所。
2.组建队伍,研究路遥精神,产出优秀成果
延安大学非常重视路遥的精神遗产的研究和传承,组织校内外研究路遥的专家学者,开展路遥作品和路遥精神研究。依托延安大学成立的路遥文学研究会,长期开展路遥文学研讨,连年出版《路遥研究》刊物。延安大学学者还编辑、撰写了《路遥研究资料汇编》、《路遥纪念集》、《路遥传》等著作。学校在图书馆设立了路遥文学研究资料中心,搜集整理了大量路遥作品和国内外路遥研究资料,面向全校师生开放。这些研究成果,对青年学生有着很强的教育作用。
3.搭建平台,弘扬路遥精神,扩大社会影响
每年清明节和路遥忌日,延安大学学生社团成员和部分师生,都会自发来到路遥墓园,开展祭扫和纪念活动。在路遥逝世10周年、15周年和20周年之际,延安大学隆重举行了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纪念座谈会、读书交流会和作品诵读会等活动,邀请全国各地著名作家、评论家、路遥研究专家和路遥亲属、生前友好等参加。2010年4月,延安大学开办了路遥学术讲坛。学校还将学生文学社命名为路遥文学社,2013年以来开办了路遥青年论坛,整修了路遥墓,丰富了路遥文学馆馆藏文物,通过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微信、微博、宣传栏等平台,以专版、专栏、专题、横幅、征文比赛等形式,在校内外持续大力宣传路遥精神。这些举措,都推动了路遥精神的传承,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4.主题教育,凸显路遥精神,分级强化学生素质
延安大学长期组织开展“让路遥精神与青春同行”主题教育活动。其中,“信念和意志品质主题教育”针对大一学生,让学生通过了解路遥生平与创作过程,学习路遥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信念和意志品质;“人文情怀主题教育”针对大二学生,通过纪念活动、学术研讨会和路遥作品诵读,体味作品所饱含的人文情怀和现实关照,增强大学生对劳动、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人生态度主题教育”针对大三学生,通过对路遥文学精神的体会感悟,使学生深刻领会路遥扎根基层、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态度,坚定大学生未来服务基层、在平凡岗位实现不平凡业绩的信心和勇气;“敬业和奉献精神主题教育”针对毕业生和毕业班级,通过班会、毕业交流会等形式,强化大学生艰苦创业、爱岗敬业,以及乐于为国家、社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成效及经验
1.取得的成效
一是培育了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活动的开展,培育了积极的校园风气,营造了良好的校风学风。一大批学生受到路遥精神的感召,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学有所成,第十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王卫强,创业之星王雪飞、姚辉等,就是这些学子的优秀代表。
二是引领了向善的道德风尚。近年来,延安大学先后涌现出在校外勇救落水者的学生曹雪琦、高鹏、巩学斌、王文鹏等,涌现出拾金不昧的学生黑鹏杰、王新锋,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学生李霞,以及携母带妹上大学的在校学生、陕西省第二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马树芝等,引领了校园道德风尚,促进了大学生的道德养成。
三是彰显了向真的理想信念。通过包括弘扬路遥精神在内的各种活动的开展,延安大学进一步坚定了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的信念,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老区、乐于奉献”的延大精神,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基本经验
一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树立典型、弘扬典型精神立德育人,起点高,标准高,说服力强,效果明显。
二是奋斗与拼搏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无论何时何地,通过劳动、创造、拼搏,都可以改变生活道路,改善生存境况,实现人生理想。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接近学生实际。要选取学生成才环境中具体、生动、鲜活的对象,让学生感到参照性强,易于操作,不假、不大、不空。
(该成果荣获2015年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