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驰援武汉 师生防控凸显特色
——延安大学发挥优势推动抗疫文化形成的探索与实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延安大学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把疫情防控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以伟大抗疫精神为引领,加强党对校园疫情防控的全面领导,抓实抓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举措,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凸显延安精神教育特色,发挥附属医院优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培育形成了浓郁的校园抗疫文化。
一、工作目标和思路
(一)工作目标
延安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弘扬延安精神、加强思想教育,是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近年来,学校坚持守正创新,确立了“延安精神特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了延安精神“一体两翼”育人体系,形成了“全员教育、全程教育、全方位教育”的延安精神教育格局。在疫情防控中,学校着眼延安精神铸魂育人,发挥附属医院的医疗技术优势,推动广大师生更深入地学习广大医护人员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的使命与担当,以及他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推动学校“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取得新实效,丰富深化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二)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用延安精神办学育人”,紧密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特点,及时推送抗疫期间全校师生的特色做法,激发广大师生在疫情期间不断学习、努力工作的动力。同时,采取报告会、表彰会、主题征文等形式,强力宣传附属医院抗疫英雄的事迹,让广大师生学英雄、懂英雄、爱英雄,以英雄为榜样努力学习,做好本职工作。
二、实践方法与过程
(一)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的特色做法
1.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期间思想政治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延安大学坚持在危机中育新机,把疫情防控转化到立德树人全过程、各方面。校党委书记张金锁以《“疫过天晴回延安,杨家岭下沐春风”——致延大学子的一封信》的形式,开讲了第一堂思政课,学生纷纷回信,表达了爱国爱校的感情、战胜疫情的信心和服从学校安排、做好居家防护学习的决心。学校要求各育人主体在特殊时期发挥好“知心人”和“引路人”作用,持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打造线上精品思政课,把抗击疫情融入形势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开展以“我为武汉送祝福”为主题的“三行情书给武汉”等系列活动,让广大学子在疫情防控案例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彰显学生自主管理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托“易班”学生工作站和“圣地星火”学生宣讲团,持续开展线上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和思想教育引导,激发广大学子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2.发挥学科和科研优势,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持。学校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学科建设和科研攻关,实现抗击疫情和内涵建设双促进、双推动。发挥临床医学、护理学、心理学、艺术学等学科优势,开展公共卫生知识普及教育、决策咨询、心理疏导及干预。医学院周晓燕团队及时向公众编发了《新冠肺炎感染疫情有关问题》宣传册;附属医院李红梅教授在多媒体平台及时推送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和新生儿防护的科普文章,李元军大夫领衔申报的“痰热清联合感咳双清等综合方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疗效评价中的研究”,获得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专项支持;政法学院教师张继军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和研究特长,结合社区工作理论,发表了《有效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中的基础优势》等系列学术论文。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成立了心理咨询志愿团队,开通了“防疫心理”热线;鲁迅艺术学院教师宁小兵团队发挥文化战“疫”作用,创作、演唱、录制了歌曲《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和《中华儿郎》等,弘扬了面对疫情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3.关爱一线医务人员,强化人文关怀。校党委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分别走访慰问了一线医务人员家属,七位医护人员人火线入党;校团委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在线辅导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心理辅导中心实时开展心理援助疏导,组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提供线上心理疏导服务,确保医务人员在高强度工作条件下的身心健康。
(二)附属医院抗疫期间的特色行动
一是全面部署,迅速行动。成立了新冠肺炎救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医疗救治专家组等11个工作组,周密安排、精细实施各项防控工作。二是全力诊治确诊患者。医院及其传染病分院先后收治了5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受到患者家属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为延安市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三是主动请缨,驰援武汉。800多名医务工作者写下请战书,要求奋战在抗疫一线,高爱民、崔莉、吴宁、张靓、曹连爱、郎华、杨春霞、赵静等8名医护人员自觉践行延安精神和白求恩精神,自愿报名加入全省第二批、第三批援鄂医疗队,英勇战斗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西院、同济医院光谷方舱医院等抗疫主战场圆满完成了支援武汉抗击疫情任务。
三、取得的成效及经验
(一)取得的成效
1.全员参与,层层落实,成效明显。校党委自觉履行疫情防控工作主体责任,夯实二级单位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和监督检查责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战斗堡垒与先锋模范作用,突出工作重点,完善制度机制,抓实抓细工作举措,筑牢联防联治、群防群控防线,全校实现了校园无疑似和确诊病例、附属医院医务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2.延安精神育人效应不断凸显。延安大学学子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在全国各地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政法学院学生李飞宏参与了“暖心中国·援助武汉”的千斤苹果募捐活动,发起并参加了“栖霞零点义工小队”志愿者服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杜倩响应当地政府号召,主动担任采购员,为辖区内的居家隔离人员购买日常生活物品和食材,以阳光开朗的心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外国语学院学生王帅始终站在家乡防疫第一线,负责所在区域车辆出入的登记检查工作,帮助所负责单位进行每日数据统计;物电学院学生党员李江为街道每个角落喷洒消毒剂,丝毫未曾马虎懈怠。他们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形成了强大的正能量宣传氛围。
3.举办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宣传典型,增强实效。组织召开延安大学援鄂英雄先进事迹报告会,附属医院两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高爱民、吴宁、郎华和张靓依次登台,通过一个个温暖的故事、一段段朴实的话语、一张张生动的图片,分享了他们在武汉战“疫”的难忘瞬间和感人经历。报告感人肺腑、催人奋进,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听众,许多人热泪盈眶。100余名师生代表在主会场聆听了报告,各院系党委、党总支通过“哔哩哔哩”直播平台,在本院系分会场组织观看了现场直播。白衣战士的英雄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了新时代延安大学的新文化,引领了延安大学的新风尚,成为师生们学习的榜样。
(二)主要经验
1.党的领导是战胜疫情和抗疫文化形成的根本保证。学校党委第一时间发出《致延安大学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的一封信》,号召把党旗高高飘扬在校园疫情防控的上空;设立党员领导干部门禁值守检查岗,全校200余名党员处科级干部全天候值守;各院系党组织成立网络党支部,组建党员入户摸排工作小分队、志愿服务队,党员医疗专家开通上线“肺炎专问”,党员干部冲在一线,成为防控疫情、抓实阻隔、服务群众的生力军。
2.广大师生和医务工作者的热情支持与担当奉献,是战胜疫情、推动抗疫文化形成的强大力量。广大师生用真心汇集大爱,用责任守护家园,医护人员与疫情逆行对决,其中所展现出的积极参与、勇敢担当和无私奉献精神,令人敬佩、感动、欣慰和动容,成为新时代医者拼搏向上的精神坐标,同时也成为推动抗疫成功和抗疫精神文化形成的强大力量。
3.丰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业务能力,是战胜疫情、推动抗疫文化形成的坚实基础。大学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职能,学习专业知识,是大学生最主要的任务;而附属医院,则是集医、教、学、研于一体的实践场所,是精湛医术形成的熔炉。没有丰厚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业务能力,就无法高质量地服务社会,更无法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迅速投入战斗,高成功率地救民于水火,同样也无法推动包括抗疫文化在内的新型先进文化的形成。
延安大学的抗疫文化,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延安精神的熔铸滋养下,在全校师生和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所形成的、契合“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的新型文化,必将在今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独特的育人功能。
(该成果荣获2020年陕西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