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报》整版发表记者陆航采访报道我校校友佘树声的通讯《佘树声:桑榆非晚,初心不改》

编辑:浏览数:发布时间:2021-11-25

记者:袁广斌


本网讯 11月24日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在第12版“学人剪影”,整版发表了该报记者陆航采访报道我校校友佘树声的通讯《佘树声:桑榆非晚,初心不改》,“学术汇”同时配发了相关采访视频。

这篇近8000字的通讯,通过“小传”“创新”“读书”“北上”“成长”“初心”等几个部分,全面报道了佘树声的坎坷经历与非凡成果。通讯在“成长”一节中写到延安大学时,既有叙述,也有描写、议论和引用:

1949年1月5日,佘树声到达延安,进入延安大学学习。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延安大学校址是几座山头,没有校门、没有围墙、没有操场、没有教室,校舍是依山势山形挖出的缺少整体感的数十孔窑洞,学生们坐在自制的小凳上听课。课程内容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与共产党的各项现实政策。

“这里没有名教授,这里没有名学者,但是延安的窑洞里有马克思主义。”在这里,佘树声才真正了解,延安窑洞里的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而是结合工作生活实际、接地气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延安的窑洞里,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延安大学伙食供应一日两餐,上午9点是菜与小米混煮的稀粥,下午4点是一碗小米干饭和水煮萝卜,大家都可以吃饱,周日有小麦面馒头改善生活。当时有一个秧歌剧是这样唱的:“小米子黄又黄,哎嗨呦!一天两三斤,人人都要仔细想:公粮出在谁身上?”佘树声仰起头,若有回味地说,春节供应5天小麦面,1斤猪肉,有一天吃肉馅包子,有个学生一口气吃了13个,成为一时趣谈。”

通讯最后写道: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佘树声告诉记者,“不必叹息这朝霞般的人生,只需在自由充分地释放为人类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智慧的环境条件下,把这短短的有限的一生融入人类整体生命中去,为它的无限存在添一分热、发一分光,就是没有虚度一己之有限的生命,就无愧于作为人类整体中的一分子而生存着了”。如今,耄耋之年的佘树声笔耕不辍。他2021年10月完稿的新著《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人类之路》与《我国古代婚姻文化》即将于2022年元月出版。

桑榆非晚,初心不改。始终是佘树声对学术人生的深切感悟。

佘树声是安徽亳州人,著名历史学家,1929年生,先后毕业于延安大学、西北大学,1979年调入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从事科研工作。1986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出版专著《历史哲学》《历史文化的多维透视》《国学导引》《中国西北文献丛书·前言卷》《广义历史文化学辨析》(历史学卷、文化学卷)。

http://ex.cssn.cn/zx/bwyc/202111/t20211124_53765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