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国荣
延安精神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系的核心内容。现在,有人逐渐淡忘了延安精神,认为“延安精神是革命年代的理论,已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艰苦奋斗过时了,要及时行乐”。我们不禁要问:“延安精神真的过时了吗?”回答是否定的。
伴随着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变化,延安精神的一些具体表现形式确实已经不太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了,但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创造和培育的精神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跨时代的飞跃。这方面的内容仍然是当代文化的内核,仍然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动力。
首先,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思想基础。习近平同志曾在一些讲话中提到,“革命理想高于天”、“有一个道理要反复讲,就是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为的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理想。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有形的经济、军事、科技竞争固然激烈,无形的思想、价值较量更加惊心动魄。特别是当苏联解体后不久,西方学者匆匆宣布历史已经终结于资本主义的理想时,精神价值的核心地位就更加水落石出了。延安精神的灵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延安时期,无数革命志士正是靠着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以主旋律引领多样化的要求更为迫切。正如习近平同志在10月15日的文艺座谈会上指出的,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理想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信仰的动摇是最致命的动摇。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方向,不断发展壮大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文化,保持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生命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对于延安精神的大力弘扬和创新,是我们坚定理想信仰的基本前提,在全社会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为新时期的文化大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其次,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人民的实际需求出发,真心实意地帮助人民群众实现利益,这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文化离不开大众,大众需要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应有的体现。一是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群众,文化发展依靠人民群众,文化发展的效果由人民群众来评判,发展的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二是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依靠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是我们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活水源头。
再次,艰苦奋斗、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动力源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突出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创新首先要有创新观念,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改革的精神激励自己,用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用创新的方法完善自己。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文化发展的环境、对象、任务、渠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须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按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同时,理论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只有进行理论创新,才能推动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必须坚决抵制粗制滥造和粗俗、低俗、媚俗等作品,坚决抵制虚假繁荣,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深入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强化政策、制度和纪律的导向性。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独立自主的精神,就要创新文化发展理念,创新文化管理模式和文化体制,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掌握促进文化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能,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高中华文化的软实力,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创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