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科研处 核稿:王延峰
本网讯 2022年,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科研处紧抓“强特色”阶段发展目标,围绕科研项目、平台、奖项、成果转化以及秦创原建设等重点工作,多措并举,精准施策。一年来,各学院、各部门通力合作,全校科研工作者积极创造,多项工作实现新突破,在十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科研项目立项数量与质量稳步提升
本年度我校获批国家级项目45项,同比增长12.5%,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项,国家社科基金10项,国家艺术基金1项。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130项,同比增长50%,其中获批教育部重大社科项目1项、陕西省重大科技项目2项。
——科研立项经费再创新高
本年度我校科研立项项目到账经费2.203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单项资助千万元以上项目2项、2项立项经费5450万元,单项资助百万元以上项目20项,再创历史新高。
——科研奖项与智库成果实现新突破
本年度我校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7项,其中“黄土塬区农田水肥精准配施与作物提质增效关键技术”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旁入路把持式椎管内穿刺技术在困难腰-硬联合阻滞中的应用”等6项成果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获批“第一届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项,其中二等奖2项;获批“2022年民盟中央理论研究成果奖”二等奖1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榆阳实践与启示”“延安时期‘文化统战’制度经验研究”等4项智库成果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
——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绩
本年度我校获批“极薄煤层绿色智能开发技术”陕西省创新联合体和“陕北多能融合现代能源体系”陕西省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实现重点突破;获批“陕西省黄土高原菌产业生态循环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信部“体外诊断产品(IVD)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陕西省人民政协重点理论研究(实践)基地”等5个省部级创新研究平台,我校省部级创新研究平台增至23个。新增获批延安市科技创新研发平台21个。
——科研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育凸显新成效
本年度我校获批“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实现重大突破;“黄土塬区微生物资源驱动绿色循环创新团队”获批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资源药物产业化与心脑功能药食产品”、“煤炭分质高效转化利用技术”2个团队获批陕西省首批“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新增“无机/有机杂化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与应用创新团队”、“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创新团队”陕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9人获得省部级以上人才支持计划。
——高质量论文产出新硕果
本年度我校公开发表高质量论文346篇,其中在《文学评论》《中国史研究》《教学与研究》《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Educational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 Leadership》《Progress in Neurobiology》《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43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收录或入选ESI高被引和热点论文,具有学术创新价值和学术影响的高质量论文增长明显。
——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建设与成果培育和转化成效显现
本年度我校在陕西高校“秦创原建设工作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绩效评估中获得A等。获批专利授权145件,其中国际与国内发明专利32件,转让及许可专利25件;科研人员以专利技术投入在秦创原创办领办科技企业19家。“植物多糖水凝胶新材料”项目生产线基本建成,即将投产;“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油田系统”、“食药用菌产业示范技术”、“山丹丹新品种培育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特低渗透油田新型驱油技术”、“煤焦油基新型碳材料”等一批新的研发成果正在开展转化应用或工业示范。
——校地校企融合发展持续深化
本年度我校与延安市人民政府、宝塔区人民政府、安塞区人民政府、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延长石油(集团)公司、延安能源化工(集团)公司等地方政府与行业企业签署了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汇聚政府、市场、企业和大学力量,构建“学院+研究院+研发中心+科技人才联盟”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方式,人才培养与就业、产学研合作、研发平台共建等系列融合发展项目正在深入开展。与延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大学科技园稳步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申报已通过教育厅答辩审核,科技厅初审答辩已完成。
——高层次学术交流与研讨更趋广泛
本年度我校隆重举办建校八十五周年系列学术交流研讨会,主办或承办“纪念路遥逝世三十周年全国学术研讨会暨《路遥画传》首发式”“第三届国际电化学能源会议”“第二届国际作物与生物学学术交流会”“中韩智能材料设计与应用研讨会”“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学术研讨会”等专业领域学术会议38场。邀请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学术报告与学术交流200余人次。
——科研创新体系日趋完善
本年度我校持续深化改革与完善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为依托,部门与学院协同联动的科研创新与服务体系。先后出台《关于树立正确科研评价导向的意见》《高质量贡献评价与激励标准》等7项改革制度,以及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三项试点改革”等相关配套制度,完善科研全过程管理与服务,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学术研究自主权,充分激发科研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