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生军 核稿:吕 磊
本网讯 2023年,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教学单位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教务处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持续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大力推进“四新建设”和“五育并举”,深入推进延安精神“一体两翼”铸魂育人体系走深走实,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内涵建设不断增强。
一、紧扣培根铸魂,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实现新突破
时隔26年,我校取得2项国家教学成果奖。由张金锁教授主持的《延安精神“一体两翼”铸魂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和武忠远教授参与的西北工业大学《理论引领,模式革新,资源筑能:高校一流教师教育教学发展体系构建与实践》均获评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二、狠抓教学改革,省级教改立项数量质量实现新跃升
完成了2021年9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题工作,其中2项评为优秀,7项为合格。在2023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中,我校共获批19项。教师独立申报教改项目获批11项,其中,重点攻关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一般项目5项,青年专项1项;与兄弟院校联合申报并获批8项。重点项目和联合申报项目数量及质量均取得历史性突破。另外,我校申报的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项目3项全部获批。
三、立足社会需求,专业建设取得重大成效
通过精心准备和积极申报,本年度获批口腔医学国家控制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第二学士学位)、会计学(第二学士学位)等四个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口腔医学专业实现了当年获批当年招生,且最高录取分数线超出本科一批控制线100分,充分彰显了我校专业建设的成效。
四、打造特色精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
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特色线上课程4门;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在2023年度陕西高校思政“大练兵”省级教学展示活动中,课程思政2人获得“教学标兵”,1人获得“教学能手”称号。
五、落实“六个坚持”,教材建设卓有成效
2023年教师编写并公开出版教材13部。由我校杜林渊教授、姚怀山教授主编的《陕北文化概论》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梁向阳教授主编的《基础写作》荣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本科教育类一等奖,孟亚玲教授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荣获二等奖。
六、激励“敢闯会创”,创新创业成果丰硕
一是互联网“+”大赛: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41项奖励,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金奖1项、省级银奖10项,省级铜奖29项。二是大创项目: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8项,较去年增长10%,省级149项,较去年增长11%,且研究成果连续三年入选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创新年会。三是3门课程获批陕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四是学科竞赛:国家级奖励202项,较去年增长了10%;省级奖励532项,较去年增长了20%。五是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师范生微课大赛、大学生英语风采大赛、“三创赛”等15项含金量高的赛事取得了国家特等奖2项、国家一等奖14项、国家二等奖26项、国家三等奖21项的好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七、聚焦办学声誉,本科生源质量大幅提升
2023年共录取普通本科生4270名,其中陕西生源3290人,省外生源980人,招生计划圆满完成。省内本科一批次文史类最低分高出一本线18分,位列省属高水平大学第四位。相较2022年,“优师计划”地方专项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升777位次,化学专业提升2783位次,体育教育专业提升66位次,均创“优师计划”录取新高。国家免费医学定向提升2830位次;普通体育类专业提升341位次;美术类专业提升442位次。
八、统筹综合实力,评估认证高质量完成
作为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主要参与的教学管理部门,高质量完成了有关工作,助力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
九、坚持外引内建,承办教育部慕课西部行现场推进会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出席会议发表主旨讲话,并对我校进行了专题调研。我校收到教育部“慕课西部行”主办方感谢信,我校撰写的数字教育创新案例被部委推荐入选《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文学院郭小良老师讲授的“陕甘宁边区新闻史——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作为课堂观摩示范课。
十、突出资源共享,承办“延河联盟”成立四周年纪念大会暨成立“延河联盟高校教师发展基地”
举办铸牢红色育人共同体、共建人才培养新范式—延河联盟成立四周年纪念大会,会上发布了“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合作共识”,“延河联盟高校教师发展基地”正式揭牌。
十一、把握发展方向,两项成果获评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
陕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中,教务处打造的“延安精神“一体两翼”铸魂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案例获评一等奖,“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培养具有延安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案例获评优秀奖。
十二、围绕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建设持续发力
获批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金课。文学院郭小良主讲的《陕甘宁边区新闻史——走进红色新闻历史现场》在新华网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展播。截至目前,我校共有3门课程在该平台展播,另有4门课程正在申报展播。编写课程思政相关著作。编写课程思政相关教材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参加专题会议并作交流报告。由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主办、北京理工大学承办,新华网新华思政提供支持,首届“立德树人 铸魂润心”高校课程思政研讨会上,我校应邀参加并作“传承红色基因 坚持铸魂育人——延安大学课程思政育人建设探索与实践”和“铸魂·润心•明志:红色体育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延安大学为例”经验交流报告。建设“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试点。召开了47个教师教育专业混合编队实习基地研讨会,随后与延安市新区第一中学等5所学校建设“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试点,定期研讨。开展“百名行业模范进课堂”活动。邀请相关专家作63场专题报告。建设“大思政红色数字资源库”。
十三、践行“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劳育方面,在陕西省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专题培训会上,我校作为唯一受邀高校作经验交流发言。体育方面,组队参加2023年陕西省高山滑雪俱乐部联赛、2023年陕西省第十九届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和2023年陕西省大学生篮球联赛暨CUBA预选赛等比赛,获得集体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单项第一名1个,第二名2个。美育方面,获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联合中央美术学院举办“学习二十大精神 宣传画设计活动”获奖作品展;音乐舞蹈史诗《延安》获批陕西省委宣传部重大精品扶持项目,在陕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36项奖项,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
十四、面向就业创业,获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我校能源资源绿色高效利用现代产业学院入选第二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有效汇聚各种资源,形成产教融合育人联合体,保障陕北国际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
十五、建设平台资源,实验室条件逐步改善
第一批6000万财政贴息贷款实验室建设项目已投入运行并完成绩效评价。论证上报了第二批财政贴息贷款实验室建设项目6项,总金额3000多万。智慧实验室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项目有力推进并已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