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园 核稿:王延峰
本网讯 2023年,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科研处与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多措并举,精准施策。一年来,在各学院、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全校科研工作者积极创造,多项科研目标实现新突破,在十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量与质量再创新提升。本年度获批国家级项目60项,同比增长33.3%,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教育部项目6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
科研奖项与智库成果实现新突破。本年度“教育扶贫论:社会学的视角”等5项成果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第十四届陕西青年科技奖1项;获“2023年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俄乌冲突加剧****紧张对我国的影响”等4项智库成果获得中省领导批示。
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成绩。本年度“陕西省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延安大学)”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基地建设授牌。获批建设“微生物资源开发与绿色循环利用”“先进能源材料与绿色催化技术”2个陕西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建设“黄土高原应用生态”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组建成立“人工智能”等院士工作站(室)3个;与中国人民大学和延安市政府联合成立“延安十三年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延安院区)”。
科研创新团队培育凸显新成效。本年度新增省级科研创新团队9个,同比增长44.4%。“农村治理现代化与乡村振兴团队”“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团队”“生物防治决策团队”获批陕西省决策咨询专家团队;“水体细菌快速检测试剂研发与产业化”获批陕西省“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新增“集成电路可靠性评估与优化创新团队”“阴离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电堆关键材料与应用创新团队”“红色资源与干部教育研究协同创新团队”“开放物联与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创新团队”获批陕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工程学进入世界ESI前1%的学科,3名学者再次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高质量学术论文迈上新高度。本年度公开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84篇,其中,在《Nat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Science China Chemistry》《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文艺理论研究》《光明日报》等国内外顶级期刊与报刊发表研究论文65篇,入选ESI高被引及热点论文和被《新华文摘》《中国社科文摘》等摘录的论文数量大幅度增长。
大学科技园建设跨上新台阶。学校与延安市政府联合筹建大学科技园以来,紧密围绕延安建设“三区一基地”战略目标和11条重大产业链发展方向,加力加速按照“一园三区三平台五基地”功能布局推进建设。在科技园与一批重点企业组建并获批了“陕西省极薄煤层绿色智能开发技术创新联合体”“陕北多能融合现代能源体系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油气资源高效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陕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微生物资源开发与绿色循环利用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16个省市级创新研发平台,充分发挥了科技园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人才、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与创业孵化、研发关键核心攻关技术等核心功能,实现了“理论创新——技术突破——装备研发——产业化”全流程创新效能。本年度大学科技园获批认定为陕西省大学科技园。
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服务地方发展开创新局面。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运行以来,主动融入陕西省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政策落地,深入实施学校秦创原“1332”方案建设。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连续2年在陕西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考核中荣获优秀,并获批陕西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试点。培育并获批授权专利123件,其中国际与国内发明专利38件,转让与许可专利(科技成果转化)27件,获批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和“春种基金”项目21项,科创人员以专利技术投入在秦创原创办领办科技企业18家,组建的16个博士服务团全方位服务地方行业企业300余家,与企业签订横向合作项目223项,获批“揭榜挂帅”项目和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38项。三支科创队伍中,9支队伍获批省、市“科学家+工程师”队伍,34人获得技术经理人资格证书,其中9人被认定为陕西省技术经理人。转化成果“植物多糖水凝胶新材料”“食药用菌产业示范技术”“特低渗透油田新型驱油技术”等项目取得经济效益全面显现,“二氧化碳及废盐综合利用技术”“基于源网荷储的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备绿氢成套技术”“延安山地苹果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等一批新成果正在开展转化应用或产业示范。科技创新赋能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创了新局面。
校地校企校校融合发展更紧密。本年度学校与延安市政府、榆林市政府、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中车集团、延长石油(集团)、延安能源化工(集团)等地方政府、双一流高校和行业企业战略合作更加深入,进一步汇聚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市场优势资源。“学院+研究院+研发团队+科技人才联盟+产业联盟”的产学研融合体系更加完善,人才培养与就业、产学研合作、研发平台共建等系列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
高层次学术交流与研讨更广泛。先后举办承办“伟大建党精神和延安精神:党的优良传统形成、发展及新时代传承”“第十二届中国能源经济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第十五届中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学术研讨会” “延安道路与当代中国——‘两个结合’与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第二届中国革命老区乡村发展论坛” “2023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氢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分论坛”“纳米科技青年论坛暨陕西省纳米科技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第四届光催化材料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研讨会近100场。邀请和选聘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300余人次。
科研机制体制改革赋能创新新生态。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全面优化科研评价、项目及经费管理、平台与团队建设、成果培育及转化的“大科研”工作机制。新修(制)订《延安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延安大学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单列管理办法(试行)》《延安大学技术转移专业人才岗位聘任及考核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延安大学技术转移转化专业人才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实施办法(试行)》等机制体制改革政策,赋予科研创新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资源调动权、经费支配权,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潜能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