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2011年延安大学优秀校园文化成果】

编辑:浏览数:发布时间:2014-06-03

 

红色大学唱红歌  爱我中华跟党走

 

“东方红了,太阳升了,延安故事镌刻在岁月的印迹里……”一首《保卫延安》的主题曲《永远的圣地》拉开了延安大学“延水情深”红色经典歌曲大型演唱会的帷幕。红色歌曲在红色圣地的红色大学中唱响,红色歌曲所蕴涵的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也必将在红色大学中继续传承和弘扬。

红歌起源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浴血拼搏、团结奋进的伟大实践,鼓舞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勇敢地投身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凝结着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举办红歌会,既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又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形式好载体。

一、“唱红歌”是延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载体

长期以来,延安大学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掘红色教育资源,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强化环境育人的功能,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同时学校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依托教育部、陕西省在我校设立的六大教育基地,自觉成为新时期延安精神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唱红歌”系列活动的举办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开展的。

2009630延安大学“延水情深”红色经典歌曲大型演唱会隆重举行。为了组织好本次活动,延安大学校党委组成了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由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密切配合,各学院具体实施,从525开始,以学院联合的形式,先后举行了五场“唱响红歌、礼赞祖国”红歌会演唱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在校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一时校园内传唱红色歌曲蔚然成风。

此前,延安大学还举办了“首届陕北民歌大奖赛”、“民歌大舞台——走进延安大学”等一系列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621由陕西省教育厅举办的“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教育系统‘祖国万岁’歌咏比赛中,延安大学民歌合唱团荣获一等奖;627,延安大学民歌合唱团应邀赴京参加了第二届国际青年艺术周——开幕式《名校之夜·青春的微笑》的演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2011424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延安大学承办的“五月的鲜花·红色畅想”陕西省大学生优秀校园文艺演出活动在在延安大学举行,延安大学师生及其他10余家参演单位的演职人员等近万人现场观看或参加了演出活动。新浪网、陕西省人民政府网、陕西教育网等网络媒体,《陕西日报》、《延安日报》等纸质媒体,还有延安电视台、延安人民广播电台等视听媒体对这一大型活动进行了报道,社会影响大。

二、“唱红歌”是延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长效机制

延安大学每年都要举办红歌会。这不是为了“凑热闹”、“走过场”,而是源于延安大学光荣的革命传统,源于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因此,延安大学把举办红歌会常态化,并建立了富有特色的长效机制。

1、传唱延大校歌

延安大学红歌会以院系为单位,不仅要求学生踊跃参加,而且动员广大教职工广泛参与。传唱延大校歌是这一活动的一大亮点。延大校歌皆由老一辈革命家作词谱写,激昂高亢的旋律和催人奋进的歌词体现着延安精神的内涵本质。在重大节庆活动和新生进校延大都会组织合唱比赛,延安大学校歌是必选曲目,而学唱校歌也成为每一位延大学子的必修功课。延安大学校歌既洋溢着严肃活泼的集体主义的乐观精神,又充满慷慨激昂、一往无前的战斗豪情,表达了献身革命事业的决心和对革命取得胜利的信心。随着延安大学校歌、及红色歌曲在红色大学的唱响,红色歌曲所蕴涵的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也必将在红色大学中继续传承和弘扬,广大师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必将集结和升华。

2、举办新生“红歌”比赛

为了深入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培养新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我校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要举行新生“红歌”歌咏比赛。各学院除演唱必选曲目《延安大学校歌》外,还演唱一首自选歌曲。参赛的自选曲既有抗战、革命歌曲,如《在太行山上》、《保卫黄河》、《红梅赞》,又有歌颂祖国的《祖国你好》、《歌唱祖国》等。“唱红歌”唱出了广大新同学的自豪感,展示出各学院的风采,增强凝聚力,不仅加深了新生对学校的了解,而且使新生受到一次良好的爱国教育。

3、举办学生军训歌咏比赛

延安大学学生军训歌咏比赛确切地说是应该是“红歌”比赛。“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军港之夜》、《军中姐妹》、《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打靶归来》等多首“红色”歌曲是军训学生必选的曲目,这些“红歌”唱出了学员们的激情与活力,唱出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更唱出了他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4、组建“鲁艺民歌合唱团”、陕北民歌协会

为了提升延安大学在陕北民歌和红歌演唱方面的专业水准,培养更多的民歌、红歌传承人,进而扩大经典歌曲的社会影响力。延安大学学校领导意识到,黄土高原丰富的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按照这一思路,学校将鲁迅艺术学院的专业重点放在了如何挖掘、整理、传承、发展和创新黄土文化的轨道上。以陕北民歌为例,学校不仅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陕北民歌协会,组织一批专家搜集、整理了3000多首民歌;还成立了“鲁艺民歌合唱团”,该合唱团由46名鲁艺师生组成,拥有一定的专业水准。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演出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传播陕北民歌、红歌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光大了鲁艺精神。

三、“唱红歌”在延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是“一把手”工程

延安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在首届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延大的教育目的“不但在专门技术和知识的获得,且更应注意养成学员的伟大品格”。延安大学的历任领导都非常珍视这一历史遗产,坚持“延安精神教书育人”,把“唱响红歌,颂党爱国”当做办学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9929下午,延安大学庆祝建国60周年“歌唱祖国”师生歌咏比赛隆重举行,来自全校机关、各学院及附属医院、附属医院洛川分院和附属中学的21支代表队的近3000名教职员工及医务工作者竞相放歌,为庆祝新中国60华诞倾情献礼。本次歌咏比赛将是我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大型赛事,校党委对此非常重视。要求各学院、各相关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党委或总支一把手要亲自挂帅,抓好落实,切实把本次比赛办成隆重热烈、规模宏大、师生互动、充分展示我校办学水平和成就的盛事。91416日,党委书记刘建德、副书记高延龙分别带队,组织宣传部、校工会的负责人,先后对参加学校庆祝建国60周年师生“歌唱祖国”大型歌咏比赛各参赛队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指导。

2009621,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陕西师范大学承办的“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爱国歌曲大家唱——教育系统‘祖国万岁’歌咏活动在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厅举行。我校鲁艺民歌合唱团代表学校参加了比赛,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次比赛的参赛曲目《永远的圣地》由刘建德书记亲自确定,高延龙副书记指导合唱队的排练工作,廉振民校长带队参赛。

四、“唱红歌”是延安大学校园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体现

1、走出延安。20101025首届中华红歌会在重庆大剧院唱响,我校合唱团与来自全国各地62家演出团体的3000余名演员参加了这次歌会,周巍峙、王昆、乔羽、郭兰英等著名表演艺术家及词曲作家担任顾问或评委。我校鲁艺民歌合唱团先后参加了开幕式、进社区和展演3个环节的演出,并参加了由重庆卫视现场直播的闭幕式。1027上午,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接见了来自革命老区参加首届中华红歌会的代表队的领队。薄熙来书记询问了延安大学的状况,对合唱团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红色经典民歌表示祝贺,并指出经典的红色歌曲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红色文化的传播要靠每一个人,而老区的作用更是特殊的。

2009627晚,第二届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在北京世纪剧院开幕,开幕式以“名校之夜·青春的微笑”为主题,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新英格兰音乐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延安大学等10余所著名高校的演出队伍先后进行了表演和演唱。作为开幕式的压轴戏,我校鲁迅艺术学院民歌合唱团表演的民歌合唱《大情陕北》,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5420点,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团中央主办,中央电视台承办的《五月的鲜花——永远跟党走》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在中央电视台一号演播大厅举行,中央电视台一套和三套节目面向全国观众进行了现场直播。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等出席晚会并观看了演出。我校参演的节目《毕业歌》在第一部分《旗帜•青春的信念》篇章中演出。“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铿锵有力的歌声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灵,整个演出过程中,观众们自始至终用手掌和着歌声的节拍。除《毕业歌》外,我校还参演了《五月的鲜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大学生讲述——我们的榜样》、《东方为什么这样红》和《走向复兴》等节目。

2、走进社区。2010624晚,我校应邀参加了由宝塔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主办的“博爱杯”唱红歌消夏文艺晚会的计划生育专场晚会。晚会在延安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我校演出了《女子腰鼓》、歌曲《传奇》、陕北说书《看延安》、音乐剧《小二黑结婚》等11个节目。晚会由后勤处、团委、工会、鲁艺学院和附属医院组织。

3、走向世界。2010324凌晨130分(维也纳当地时间3231930分),我校鲁迅艺术学院民歌合唱团在在世界最负盛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登场亮相。关于这次演出的盛况,有媒体曾这样报道:鲁艺民歌合唱团刚一登场,具有浓郁陕北特色的演出服饰即刻让台下的观众眼前一亮。“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或者是演出时心情过于激动,又或者是与民歌旋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三十里铺》歌声一起,许多队员纷纷落泪。作为极具代表性的一种中国民歌,陕北民歌在演唱的起承转合中,透露着中华民族的气质根源。演出结束后,一位80多岁满头银发的奥地利老太太在女儿的陪同下,请求与鲁艺民歌合唱团合影,并由衷地赞叹,表演太精彩了,这场晚会令她终身难忘,因为她终于欣赏到了特色浓郁、旋律优美、纯正地道的陕北民歌。

开展“唱红歌”活动,回顾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感受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对于广大师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激发爱国情怀,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成果荣获2011年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