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亚亚 核稿:王进
本网讯 为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教师心怀“国之大者”,聚焦“四个面向”,经管学院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科研赋能”新模式,以党建引领“有组织的科研”,持续将党的建设与学科专业发展深度融合。10月19日下午,在学院党建活动室组织召开了2022年国家级项目总结会暨2023年国家级项目申报动员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科研项目申报,创新工作方法,创建平台载体,使学院青年教师“练就过硬本领”,勇做敢当重任的科研“奋进者”。
会议邀请了学院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获得者王珊珊博士作为分享嘉宾,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经验交流分享。学院党委书记付旭、全体青年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杜涛主持。
会上,王珊珊结合自己两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心路历程,从申报思路、项目标题、评审意见消化等方面分享了体会。她强调,基金项目申请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有认真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其次是突出选题立项的创新性,撰写申请书时应着重凸显自己的强项,提交申请书时应勇于面对批评,多向同行和专家请教。同时,王珊珊特别感谢了同事们给予她的指导与帮助。
杜涛副院长总结了整个交流分享会,部署了学院2023年国家级项目申报的保障服务工作,力争为大家营造积极进取争创佳绩的科研环境。
最后,付旭书记对王老师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表示祝贺,代表学院感谢各位老师的积极贡献。他强调,一是要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贯彻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学院建设的各方面,推进学院“党建引领+科研赋能”建设,持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科研创新动力源,推动党建工作与科研工作相融互促、同步向好。二是青年教师要提高政治站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项目申报,敢于直面挑战和压力,实现在学术上和项目上的“双丰收”。三是要发挥组织的作用,加强示范引领,统筹力量,做有组织的科研,要以学院推进作风建设、清廉延大建设专项行动、党建质量提升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切实做好2023年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把科研与教学相统一,坚持以学生为本提升教育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