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记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延安大学生态环境创新教师团队

编辑:浏览数:发布时间:2021-09-13

来源:延安日报  作者:叶四青  发布日期:2021年9月11日  编发:党委宣传部


2018年,延安大学“生态环境创新团队”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记者了解到,在延安大学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团队经过3年多的建设,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延安大学教师队伍的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示范效应。

据了解,目前延安大学“生态环境创新团队”主要成员有9个。团队负责人、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长海表示,“团队要有‘拔地以参天’的理想追求、要有‘根深才叶茂’的务实精神、要有‘成材须百年’的持久毅力,才能像黄大年同志一样,涵养定力、克服浮躁,始终保持一种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埋头苦干,厚积薄发。”

记者了解到,在科研创新上,该团队遵循“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导向,甘于寂寞,扎根陕北黄土高原,针对特色生物资源、生态修复以及农业生态等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研究。其中,通过对水肥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机理调控进行研究,构建了土壤水分—土壤养分—产量—品质综合生产函数定量关系,创新性地阐明了陕北黄土区覆膜和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机理。研究成果“农业生态建设与土壤水肥协同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和“黄土塬区农田土壤系统修复与作物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先后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该团队还开创性地对中国树甲族昆虫进行了系统分类,发现17种新种和1属级新异名,系统研究了陕北地区鞘翅目、鳞翅目昆虫的多样性,明确了陕北苹果和设施蔬菜主要虫害种类,发展了以生态调控为基础,生物源农药防治为核心,性诱剂诱捕、非寄主植物趋避为辅助的综合治理技术,为陕北地区蔬菜和果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团队成员徐世才、王文强作为主要参加人的研究成果“梨小食心虫嗅觉通讯的分子机制研究”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针对污染物的生理生态效应及其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明确了酚类等环境污染物的生理生态效应,揭示了酚类化合物对水生动物的环境雌激素效应及其生理机制,为利用自然资源修复污染环境提供重要科学依据,“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毒性及其降解与生态恢复研究”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针对陕北贫困地区老百姓面临的长远生计难题,团队充分挖掘山丹丹的特色优势资源,构建了山丹丹仿生态标准化生产技术,并搭建多个示范繁育基地,“革命之花”山丹丹已成为陕北红色文化产业的靓丽名片。团队成员齐向英指导山丹丹大学生创业团队研发的山丹丹新品种在第十届花博会陕西园绽放。在子长市,山丹丹育苗户平均年收入达3.6万元,80户贫困户2018年提前实现脱贫。

马铃薯主粮化是我国确保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如何通过精准水肥管理措施提高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是生态学科科研人员的重要任务。团队成员王秀康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善农田水肥管理和种植优选品种,大幅提升了马铃薯的氮肥与水分利用效率,极大地提高了马铃薯的亩产量,为陕北旱区推广精准水肥管理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提供了技术支撑。王秀康的相关研究成果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团队负责人刘长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师德师风方面,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素质为要求,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为追求,立德修身,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凝聚团队力量方面,继续吸纳更多老师融入团队,为延安大学教师队伍的成长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示范效应。在教书育人方面,在专业课堂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过程,既形成“惊涛拍岸”的声势,也产生“润物无声”的效果。在科研创新方面,继续遵循“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导向,甘于寂寞,潜心治学,扎根陕北黄土高原,针对特色生物资源、生态修复以及农业生态等方面做出开拓性研究。在社会服务方面,继续把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